高中生活

苦涩,无奈,自我认知,救赎,反思——我的高中生活

前文提到初中毕业后择校选择了LCYZ,现在看来这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为自己负责。藏獒曾说过,他强就强在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能在关键分关键球敢上手敢打。2014年乒乓球世界杯便可一窥。现在看来,尽管有些遗憾,但同样是一段值得书写的经历。


夏令营

为什么选择LCYZ的原因上文已基本阐明,归根结底是了解的信息不够,还有自负心做怪。初中时觉得自己应该读理科,要读理科 ,能读好理科,自然将目光落在省内唯二的两所理科强校LCYZ和SDFZ,且根据自己的成绩,这两所学校都能去。或许是虚荣心作祟,也可能是当时对自己的认知可能没有那么到位,看到LCYZ连续两年夺得了省理科状元,录取清北人数也位居全省第一,便决定选择LCYZ。(其实中间还有一些时间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自己前面可能走的有点顺了,觉得能读好高中,能凭借高考录取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抑或是那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情绪。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到了LCYZ夏令营,我发现不止我一个人,另外一个初中同校之前认识但不太熟的同学YYH也在这里,顿时让我觉得信心大增。夏令营在新校区进行,环境不错。主要是和一个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外教做活动练习口语,又了解和结实了许多来自全省各县市的大佬(基本是各区县top10),觉得这地方至少配得上自己(当时真的就是这么一种中二心态哈哈,现在越来越发现校强我弱是真理),一段时间活动之后很是轻松,现在想想当时带着一个诺基亚的老人机待在临川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度过的哈哈。

为期10天的英语夏令营结束了,限于政策原因外地学生需要转入老校区(临川一中实验学校)就读,这在当时属于典型的名校办民校操作,因为有权利在全省招生的只有江西省教育厅直属的江西师大附中一所,即便是临川一中这样强势的地级高中也只能划定在抚州市内招生,为了招揽各区县优质生源,抚州三所市直学校(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抚州一中)相继“帮助”设立各自实验学校,并于2003年组成临川教育集团。在我小学就有耳闻临川教育强势。不过相较于08年落成的新校区,老校区显得有些逼仄和破旧,进入大门的邀思女象也不再喷泉。100多亩的校园没有初中母校大,运动场是临川区公共体育场,校内道路较为破旧,规划也纵横交错,能看出是多次扩张之后的结果。不过看着校内口摆放着的“临川一中2017年录取部分省外重点院校学生名单”,看着那一排标黄名字的清北学长,又觉得在这里挥洒三年汗水是值得的。看着身边同样是来寻梦的同学,觉得环境简陋些也无所谓了。

暑期上课主要是一些预备知识和趣味知识,印象比较深的有数学课上的各种进阶几何定理(梅塞托欧蝴张斯等等,因为初中时看过,所以应付起来比较轻松),讲了些解不等式的知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穿针引线定理,实际上的解高次不等式原理),语文课则是聊抚丢方言,谐音绕口令等有意思的内容,英语则是听外国歌比较多。地化生物则大多是做趣味科普为主。晚上大多组织班级集体看电影,氛围较好,当然也有全程低头开黑的哈哈。

开学前组织了一次分班考试,只记得比较难,语文作文写墙,脑子发抽居然想写GFW…

考试结果没有公布,大多数夏令营的同学最后都进入了7班和8班。

高一

和之前一样,遇到新鲜事物新鲜环境的我会有干劲,不过晚上晚自习上到10点还是一时有些接受不了,尽管充满干劲,之前习惯下午5点准时放学的我前两个礼拜晚自修的后三四节课还是基本睡过去了。

临川一中整个高一都要学习九门学科,这有些例外,毕竟全省来说,有些高中搞提前录取,初三就直接招去读理科,相当于学习四年高中理科,当时在我们班就有一位无法忍受因此带来的失眠而转入我们学校的同学,大多数高中实行学习半年后择文理。因为文理分流主要依据语数英理化五科成绩,所以班上同学的考虑也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延续初中时的做法,努力全面的学习九科知识,保持较好的总成绩。有的同学认定自己要读理科,要选拔进入“军中之军”理科零班,因此将主要经历集中在学习五科上,其余四科则大多以应付为主,甚至见过有的同学考政治时涂完选择题便交卷走人的情况(笔者无意冒犯,仅供说明情况,如有不适可以联系删除哈哈),这部分同学往往在九科排名中较为落后,但有着不错的五科排名。而笔者,则是前者,至于原因,无非是少年意气,不过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还有两年的纯理科学习时间。

要说高一还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数学吧。一周一次的数学周考给我也有不小的压力,课程速度快,题型变化多,计算量大。不过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花了大量时间用作重复练习,同一章节要做好几本不同的练习册,虽然确实对知识烂熟于心,但同时过多挤占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以及给自己惯成了一种难以纠正的巨大惯性,好于不动脑子做重复工,时至今日仍有余波。当时班上盛行一种“臭老九”“刷题狗”“XX又在刷题”的吹捧言论,现在想想盖和扣人“卷王”帽子别无二致吧,毕竟名额有限,竞争如此激烈,不进则退,也正是在这其中,我似乎渐渐失去了自我,随波逐流…

除了课内数学学习,还有数学竞赛学习,不过现在反思当时数学竞赛,如果没有绝对天赋,就需要堆砌时间的资源,而在当时的环境中,两者都是比较困难的,也正是因此,临川一中在省内只有在高考上有话语权,至于竞赛,应该承认省会学校,九江一中,鹰潭一中以及家乡的上饶一中有较大优势。

临川一中没有信息学竞赛,说实话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还是有些失落,毕竟自己还是三次参加两次省一,一次省二。后来我询问了相关教师,得到的反馈一个是临川一中的教育体制难以单独开设竞赛班,二是许多负责竞赛的教练多已退休,且未招聘入新入职青年竞赛教师,至于原因,笔者想可能和产出,经费等有关。据我所知,临川一中没有专职竞赛教练,各学科竞赛全由该学科本务教师兼任,五大学科竞赛中,信息学竞赛不开办,生物学竞赛考前发放几本书(典型的有陈阅增的《普通生物学》,笔者有幸去水过这个竞赛,遗憾没有收获任何奖项哈哈),化学竞赛裸考(笔者因故未参加,班上获得了几个三等奖),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需要校内选拔(但门槛不高,基本课内学的扎实的都能入选),笔者两个都入选了,后来由于精力原因退出了物理竞赛,简单说下结果,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基本是校内几个本学科老师轮流讲解,但毕竟受限于水平,很多时候也只停留在理解定理的层面上,不过相较于自学还是有些帮助的。下面我想单独分享一下我在这其中的个人感受。

笔者参加的数学竞赛培训,基本由三名教师轮流授课,其中ZZP老师主讲不等式部分,WZQ老师主讲代数,几何和数列部分,HLL老师主讲数论部分。从笔者的真实感受看,受限于教学压力,老师往往没有过多时间备课,甚至对要教授的知识点本身也不完全清楚,经常在课上因为一些问题卡住。至于作业,受学校和零班使命,竞赛作业很少布置,二是上课时间不佳,本身一周只有周六晚上,周天下午有空闲时间,然而这两个时间段全被竞赛占据,在本是疲惫时间听着难度较大的竞赛知识且不清楚不根本的讲解,只能说既苦了学生又苦了老师。

总的来说,除去竞赛,笔者高一生活还算圆满,可以说是我高中三年来最快乐的一年。

对了,在这个暑假还去了第14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在现场见识到了熊斌,陶平生的一众竞赛书主编大佬,当然笔者本人水平有限,只做了会做的题,最终拿到铜牌回家。

现在就该来说说竞赛培训这个事了,在去完东南赛之后又接着去了杭州参加精英数学夏令营,主讲联赛一试内容,不过笔者自律性过差,虽说上课内容质量感觉不错,但笔者及同寝室同学5人日常3点睡觉8点起床匆匆去上课,听课质量可想而知。感觉有点打水漂意味。课程最后进行了考试,笔者仍然是三等奖,收获了一个优秀营员奖章。现在翻看笔者当年的说说处处透露着少年意气和中二哈哈。

既然说到这里那就不管什么高一高二一起说了吧,高二劳动节,笔者等一行人前往南昌参加学大伟业的几何竞赛培训营,这次收获倒是比上次多一点,不过后面看来也不过是收获了一堆有详细答案能看懂但不会想出来的几何试题和答案。究其原因,笔者仍旧是觉得自律性不足,离开临川一中便开始有放飞自我那种感觉,同样是多次2点睡觉。

高联前笔者最后参加了一个在北京的学大伟业数学竞赛,统讲一试二试,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同学发现不对选择放弃继续参加培训了,不过笔者受到“不去参加就不给你机会”等风声信息,以及对自己的的所谓不留下遗憾,还是去了,结果依旧是去放肆玩,笔者两个室友日常王者开黑到半夜4点。现在反思,一个是高中时期没有给明具体选拔体制,多数事情都由校领导和老师自行研究并由班主任等临时到班宣布。二是确实是日常学业压力过大,实在无心顾及竞赛,以至于出现接外出培训为由放松自己的荒谬情况(实际上笔者几次培训回来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异常差)。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说说笔者惨淡的竞赛成绩吧,除了前面说的东南赛,笔者第一次高联预赛没过(老师未公布分数线和具体分数),第二次高联赛预赛接近满分,一试错一个填空和一个简答题,二试只做出了几何一题,在当时算是整个班级整个学校参加的人里面的普遍情况,既然是普遍情况,很显然,笔者只收获了省二等奖,至此无奈又稍显荒谬的数学竞赛便写到此为止了。

高二

到了高二,就正式开始分文理科了,显然,笔者选择了理科,并进入了理科零班。不得不说班里竞争压力实在是大,一方面是老校区零班整体实力确实是独一档,说是省内第一理科班也不为过,临川一中校内测试我们班平均校前10占5个以上,前20占12个以上,前50占30个以上。和江西师大附中联考,前10我们班占四个(前11占5)(同整个江西师大附中,整个临川一中新校区竞争,至于后面高考略显拉跨的原因我后面会说)。班内同学交流较少,大部分同学埋头做题,以至于“军备竞赛”和“吹捧风”愈来愈盛,到了后期,竟然有狂人一天内刷完一整套数学金考卷(特快专递,一期一般8-10章各地模拟卷),连笔者这样内心强大的人到后期都有些发酥了。

这里重点说一下吹捧风,这大抵从高一开始“臭老九”“刷题狗”“XX又在刷题”后逐渐蔓延的,后来笔者本人竟然也不由自主卷入风暴中心,每当月考成绩公布贴榜,便拥入教室后面指指点点,商业互吹,给考试失利的同学极大的心理压力。到后来笔者甚至有些抓不上气,逐渐放飞自我,月考完晚上再也没有学习过,读书看报。一定程度上没有了那种心气。

至于说勤奋,对不起,勤奋在临川一中大抵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来临川一中你不勤奋你还能干嘛?经济落后的抚州,上顿渡周围也没有大型娱乐场所,实话实说,笔者在临川一中三年,只玩过抚州的王安石公园、仙盖山等地方。一是抚州本地确实没有优质旅游场所,王安石公园,汤显祖纪念馆等大多也以参观为主。二是时间紧张,课业压力较大,甚至耳闻有同学寒暑假从未回家,这对于寒暑假必放飞自我的笔者来说又是无所适从,逐渐失去自我。在临川一中,身边随处是埋头苦练的同学,是讲台上一丝不苟批改周考试卷的老师,是当天考完当天出分的效率,是两天用完一支替芯的循环,现在想想,这大抵是临川一中交给我的最大财富,面对高压,同学们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激烈的竞争,已是卓尔不群的同学们仍然是分分必究,既是时间上的分钟,又是卷面上的分数,力求做到极致。

当然我们也受到过“未来是你的,但现在是我的”打击,高二时我们和高三一起参加省联考,只记得当时理综异常惨烈,几个大题没写完,最后分数也不好看,不过我们班还是有位同学考进了全市前50(抚州市前50含金量很高,按照往年数据几乎是省里前150的水平)当然这位同学最后高考没发挥好,和我同进了SJTU,且和我同寝室楼。至于我,我只考了全市三百多名…

高二在学习新知和初步拉开复习大幕中度过,接下来便是高三

高三&高考

印象中高三貌似是没有提前开学的,也可能只是当时我在备战高联的缘故,记得开学初还停课了两个礼拜,不过按照我对自己水平的了解,我觉得停不停课自己都很难拿省一了,因为想要二试只做出一道题拿省一几乎是不可能的(代数,数论,不等式几乎没有成功过,只能拿几何试试水,然而那年几何也恰好比较简单…)就开始摸鱼,考完高联回来之后状态一度差的离谱,班内排位也掉到了15左右,当时正值夏末秋初,整个人都很烦躁,晚上睡在床上一度失眠,自我怀疑甚至后悔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走错了道路。不过现在倒是坦然了,想要一个完美的人生有时候不是靠自己能左右的。

就这样浑浑噩噩到了高三上学期快结束,在此期间我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状态,甚至因此还大哭了一场(哈哈,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压力挺大,挺憨的),稳派联考前,班主任把我叫了出去,并没有谈及学业,而是人生与理想,在这以前我听到谈人生谈理想都会轻蔑一笑,觉得那只不过是调侃罢了,但那次我居然有所触动,也改变了心态,从那次考试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我回到了正常的水平。(排位8->6->4)

快期末时,教育部也下发了最新政策,学校往年的大博雅,大领军,小博雅,小领军等优待政策取消了,转之是强基计划元年,客观是这也是我校2020届高考拉跨的一个因素,我总结到后面再说。

期末结束,进入高中最后一个暑假,笔者当时状态相当不错,作业也是留校写完后回家的,但,新冠疫情来了…

显然笔者多次暴露出自律性差的问题,新冠疫情导致返校一拖再拖,刚上网课几天,笔者精神抖擞,专注听讲,后来只觉得愈发无聊,将手机挂机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师在耳边苦口婆心的讲解,同学在屏幕上精彩的演讲的热血沸腾的发言,然而我纹丝不动,该刷B站刷B站,该刷微博刷微博,该刷抖音刷抖音(没错就是那个我现在极度鄙夷的软件),作业考试草草应付了事。记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师要求早上七点钉钉发一段早读打卡,我就设个闹钟,到七点了就起来发个语音过去,然后继续躺下一觉睡到12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四月中旬返校复课,第二天就是联考,显然,以笔者的状态是对付不了联考的,排位26,高中最差排位,不过这时我心态似乎出了点变化,有点佛系和老油条感觉了,家长当然会着急,可我居然觉得没什么,我也是有点毛病可能。

这种低迷状态一直持续到五月下旬,又是稳派联考,对,又是稳派联考,我就兜里揣了圆珠笔和2B铅笔去考试,对,就这么两件,实际上当时我已经有些破罐子破摔了,不过可能实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次居然发挥的比较好,省排26,那之后我又逐渐恢复了点信心,高考前基本维持在7,8,9,10,11位置左右。不过这个时候我已经明白想要靠裸分去考上清北已经有难度了,心理到有些焦虑,现在想想应该是无必要的。

很快就到了高考,从前目睹学长为学长助威到自己变成考生,和之前初中NOIP CCF一样的心理变化,不过似乎这次有些不同的是大梁不用我来挑了。语文发挥中规中矩,数学则是被导数给卡死了,按照平时的做题经验0点处连续导为零应该用讨论法很快就能解决的,结果不幸的是求到三阶导时发现导函数在根号2处有个零点,顿时背后发凉,头冒冷汉,因为平时自己写过程都会写的比较详细,充满版面,结果发现来不及换答题卡了,顿时手脚大乱(这种事情经历过才有感觉),竟然在考场内呆坐至收卷…考完数学后心态炸裂,甚至萌生了放弃考试的想法,当天晚上的复习也是草草了事,第二天的考试发挥的特别一般…

考完之后自觉希望不大,彻底开始躺平。班内组织估分,不知道什么缘故,同学们估分普遍保守,这使得先写上估分的我有些尴尬。

成绩出来,语文意料之中,数学意料之中,倒是查分发现理综和英语分数偏低。现在想想可能和考完数学之后心气泄了有关。在此就不得不佩服新校区的一位大佬TWH,语文数学比我还炸裂,不过最终凭借第二天的出色发挥还是压线上了清华…

至于择校,清北肯定无望,复交一批去不了,又目睹班内南大招生丑闻,填报了交大工试。

至此,高中生活也似乎是写完了,当然看过前文的人看肯定发现这里写人比较少,一方面确实是高中没有交到像初中那样的死党,另外一方面也是限于保护隐私考虑,更多的内容留到后面补充吧。

可能会觉得文章的主基调是遗憾?不过我现在倒不是这样想的,临川一中至少给了一种托底的可能,在这里没有人会放弃你,即使三年成绩起起伏伏,每当落入低谷时,班主任总会观察到并适时叫出教师外谈话。临川一中也给了我们其它学校无法比拟的资源,中学生标准学术水平测试、清华大学的中学生工程能力训练营(尽管笔者过菜初审未过)、暑期学校、还有安排上届高考清北学长面授经验,数量也是省内其它高中无法比拟的。你可以骂临川一中,骂他的高压,骂抚州落后,骂不重视的竞赛,骂老校区的破旧逼仄,但临川一中零班的老师确实是最负责的,学生的整体水平绝对是省内最拔尖的,能拿到的资源确实是最好的。至少在可见的将来,我仍然觉得临川一中这样的强地级高中有其存在的价值。

兜兜转转已七千余字,想写很多内容,在石桌上的三年乒乓球,也是和老爷爷斗智斗勇的三年。一直想写老师,但写了几段发现不妥又删掉了,只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概括不好,“又比别人差”,等待时间的洗涤,相信会有令自己信服的表述的。


填补前面埋下的两个坑

  1. 为什么我们这一届高考拉跨了?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高考试卷整体偏易(难度略高于18年,大幅低于19年)并不适合临川一中学生口味(由全体零班成绩看出,对于普通学生,简单可能是利好);第二,据笔者了解,多数同学和笔者一样被导数题所坑,虽说做出来就是本事,但一个这样的导数题让直接上手分参的直接得到结果,让一步步讨论的同学陷入陷阱,是否妥当?第三,政策改变,原本大博雅,大领军可获20-60不等的降分,小博雅,小领军可获5-20分左右的降分。至于强基,我班无一人通过强基进入清北。

  2. 笔者的情感经历?

    为什么是情感这个词而不是感情?首先笔者在此之前未与任何女生有过感情经历,故笔者认为用情感概括自己的一些想法比较妥当。看过前文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在小学学习NOIP CCF时曾经对一女同学有短暂爱慕,后来发现可能只是青春懵懂。初中前两年过于快活,无,初三时对同班一女同学产生爱慕之情,但笔者怂且不自信,一直没有告白。高中时耳闻同学因为情感交往被拆散,加之学业高压,情感经历空白。